分析朝鮮半島南北在地形、氣候、植被、經濟等方面的異同點?
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東北高、西南低。
氣候: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溫帶季風氣候。
植被:南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溫帶落葉闊葉林。
經濟:南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北部經濟相對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
日本工業分布在哪里?原因?
瀨戶內海和太平洋沿岸。
原因:①日本國土小,礦產資源缺乏,需進口;②日本為島國,海岸線曲折,瀨戶內海和太平洋沿岸多優良港口;③日本市場小,需出口工業品。19.東南亞的經緯度范圍?(90°E~140°E,25°N~10°S)
東亞沿海地區農業發達的原因?(提示:從地形、氣候、土壤、人口、歷史方面分析)
地形:平原為主,地勢平坦。便于耕種。
氣候: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于農作物生長。
土壤:肥沃。
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
歷史:農業發展歷史悠久。
對我國石油運輸而言,中緬輸油管道、克拉地峽運河航線與馬六甲海峽航線相比有哪些優勢?
我國石油主要是從中東地區進口,即石油進口線路主要是馬六甲海峽航線。中緬輸油管道線路、克拉地峽運河航線比馬六甲海峽航線距離短,可節省運輸時間和能源;且中緬輸油管道線路一部分在中國和緬甸境內,在陸地上進行管道運輸,可擺脫過分依靠馬六甲海峽航線的局面。
泛亞鐵路的起始點、所穿過地區地質方面的不利條件,以及修建的意義?
困難:①地形崎嶇;②火山地震多;③滑坡泥石流多。
意義:①加強了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發展;②使我國云南和東盟各國擁有陸上貿易通道,縮短了內陸省份南下印度洋的運輸距離,有利于擴大我國的對外開放。
南亞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成因?
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風壓帶的北移(6~9月);冬季——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10~次年5月)。熱帶沙漠氣候:a.副高控制,氣流下沉,降水少;b.夏季西南季風難以到達;c.歷史上對植被的破壞。
東南亞的氣候類型及分布特點?
①熱帶雨林氣候(帶):全年高溫多雨,降水大于2000mm,且年內分配較均勻,多對流雨。其分布在:馬來群島和馬來半島。(爪哇島是世界對流雨最多的地區)
②熱帶季風氣候(自然帶→熱帶季雨林帶):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降量1500mm,每年6~10月,吹西南風,風從海洋吹來,為雨季;每年11~第二年5月,吹東北風,風從內陸吹來,為干季。其分布在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地區。
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①冬季日本海吹西北風;
②西北風經過日本海后,帶有大量水汽;
③日本海一側為冬季風迎風坡,多地形雨;
④日本海冬季氣溫低于0℃,降水多以雪的形式。
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0,南北緯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于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于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30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1°/日。
新加坡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①處于物產富饒、人口眾多的東南亞中心,扼守馬六甲海峽東口,位置優越,港口優良,是東南亞各國相互貿易的集散地和轉口中心;
②通過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引進技術,進口原料,發揮本國技術力量,發展了煉油、造船、海上鉆井平臺制造、電子電器等工業;
③發揮本國風光優美,交通便利,服務周到的長處,發展旅游業。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
一、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H=90°-兩點緯度差說明:“兩點”是指所求地點與太陽直射點。
一、地中海氣候的特點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13種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冬季受西風帶控制,鋒面氣旋頻繁活動,氣候溫和,最冷月氣溫在4-10℃之間,降水量豐沛。
一、地球的圈層劃分依據地球內部情況主要是通過地震波的記錄間接地獲得的。地震時,地球內部物質受到強烈沖擊而產生波動,稱為地震波。它主要分為縱波和橫波。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均一,地震波在不同彈性、不同密度的
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注意事項(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一、年輪南疏北密的原因樹木的年輪出現南密北疏的情況,代表它處于北半球,因為回歸線以北地區太陽是處于南面,樹木的南面受太陽直射更多,生長更加迅速,就出現了南疏北密的情況;回歸線以南的樹木北面受太陽照射更多,就是
一、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1、影響電離層地球大氣層在太陽輻射的紫外線、X射線等作用下形成電離層,無線電通訊的無線電波就是靠電離層的反射向遠距離傳播的。當太陽活動劇烈,特別是耀斑爆發時,在向陽的半球,太陽
一、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1、緯度位置好,位于溫帶亞熱帶之間。2、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好,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向最大的大洋,倚靠最高的高原。從而有了溫暖濕潤雨水充沛的氣候,青藏高原還有的水塔和屏障等重大戰略
一、荒漠化的成因一、人為活動人口增長對土地的壓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過度放牧、粗放經營、盲目墾荒、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砍伐森林、不合理開礦等是人類活動加速荒漠化擴展的主要表現。另外
一、地球自轉和公轉所產生的現象地球自轉產生的現象有:1、晝夜更替現象;2、南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引起的各種運動旋轉現象;3、東西部地區的時間差現象,生物作息規律現象。